專題專欄

專題專欄

硒是肝脏保护因子

創建時間:2024-10-31

一、我国肝病形势很严峻

乙肝(HBV)、丙肝(HCV)、肝硬化、肝癌、非酒精脂肪肝(NAFLD)、酒精性肝病(ALD)和药物性肝损伤(DILI),使得肝病成为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根据中国2020年的有关机构调查,乙肝和丙肝分别影响着9000万人和1000万人。代谢性肝病的患病率也很高,例如,非酒精脂肪肝影响1.73亿-3.38亿人,酒精性肝病至少影响6200万人,这些病因对癌症患病率的影响都很大。

二、硒与肝病关系的研究成果

(一)于树玉的研究

我国医学专家于树玉从1978年起,带领可研团队走访8个省24个地区,通过调查,发现居民血硒水平与中国三大高发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皆呈负相关性。

中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由于其发病急、恶性程度大、病程短,有“癌中之王”之称。因此,于树玉重点研究肝癌与硒的关系。她通过对流行病学、动物试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阐明了肝癌发生、发展与体内必需微量营养素硒的关系,并在肝癌高发区开展预防试验,探索切实可行的预防肝癌的途径。

1、流行病学研究

江苏启东是我国肝癌高发区,于树玉与启东肝癌研究所协作在该地进行了流行病研究,结果证明:依地理区划的不同地区,肝癌死亡率与当地粮食中硒含量、居民血硒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提示适当增加硒摄人量有对抗肝癌的潜在作用。

2、动物实验

为探索硒能否阻断自然环境中的致癌因素,于树玉等人在启东肝癌高发区寅阳乡自然环境中进行了为期四年的鸭子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加入1ppm的亚硒酸钠使鸭肝的癌前病变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较对照组下降77%,提示硒可拮抗自然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对预防乙型肝炎、肝癌皆有作用。为期两年的大鼠试验还证明,在饮水中加入适当的亚硒酸钠可使黄曲霉毒素B1诱发大鼠肝癌发生率由64.7%(对照组)降至23.5%(试验组)。在致癌不同阶段补充硒都有降低肝癌发生率的效果。证明硒对癌变起始、促进过程都有拮抗作用。提示任何时候给人群补硒都有好处。用体内移植肝癌细胞,试验表明20天可使小鼠全部死亡,但补硒组却有90%小鼠存活。在存活的小鼠中有一半未长肿瘤,以后再给这些小鼠移植肝癌细胞,仍不长肿瘤。提示硒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并有提高机体免疫作用。这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得到证实。

3、基础理论研究

生化实验证明硒可抑制癌肝细胞内DNA及蛋白质合成;生物能学研究发现硒有选择性的影响肝癌亚细胞器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限制其氧化磷酸化产生ATP,抑制线粒体结合的己糖激酶从而使有氧酵解明显下降,证明硒阻断能量供应是其抑制肝癌增殖机制之一。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表明硒可使肝癌细胞的癌基因c-myc基因表达下降,说明肝癌细胞在硒诱导下,基因染色质构象及表达皆趋向正常肝细胞转化。在细胞学水平上的研究证实了硒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有抑制增殖,促进分化,使其向正常转化:分裂指数下降,生长速度减缓,使致癌力下降。在人肝癌细胞株与人肝胚胎细胞混合培养中,硒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癌细胞,对生长快的正常胚胎肝细胞无影响。这种有选择性地作用提示适量补充硒对正常细胞无副作用。

4、硒干预人肝癌发生的现场试验

在上述研究结果的指导下,在江苏省启东市肝癌高发人群中进行了三项干预肝癌发生的现场试验,收到了显著效果。

(1)在肝癌高发区13万人中进行肝癌预防试验。试验组食硒,对照组正常饮食,历经10年追随给硒组肝癌发病率逐年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了46%。在试验期间的1987年,在启东市发生肝炎流行,发现给硒区肝炎发病率较未给硒区少56.9%,表明硒对人的肝炎也有预防作用。

(2)用硒干预乙型肝炎患者(澳抗阳性)发生肝癌的试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HBsAg+)是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其肝癌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204倍。选择HBsAg+者226例为试验对象。试验组113例每日口服硒200微克,连服4年无肝癌发生,而对照组4年中发生7例肝癌。

(3)用硒在肝癌高发家族中进行试验。肝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肝癌高发家族中肝癌发生率比无家族史者高7.76倍。因此肝癌患者家系成员是肝癌高危者。在肝癌高发家族一级亲属3849例进行干预试验,试验组每日口服200微克硒。连续两年的观察(1986-1988年),服硒组肝癌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60%。在各组试验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当停止供食硒后,肝癌发病率上升,这是由于硒是一种营养素,体内硒水平的维持依赖于从体外摄取。提示补硒要常态化。

(二)补硒抑制肝病的动物实验

1、补硒改善肝纤维化的动物实验

1994年《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报道,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补硒和含硒酶上升,肝纤维化变化得到改善。1995年《卫生毒理学杂志》报道,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补硒可以维持肝谷胱甘肽稳定不变,降低转氨酶,改善肝病理变化。1999年《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报道,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补硒可降低肝羟脯氨酸和减少胶原纤维。2000年《放射免疫学杂志》报道,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补硒可使血硒和血中肿瘤坏死因子恢复至正常水平。2002年《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报道,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补硒提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转氨酶、透明质酸和小型胶原。而硒与中药联用上述改善作用更明显。2003年《临床消化病杂志》报道,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补硒可降转氨酶、球蛋白和透明质酸,硒与VE联用上述改善作用更明显。

2、补硒改善动物脂肪肝、酒精肝等不同的肝病的研究。

1998年《中国临床营养杂志》报道,用高脂肪饲料诱发大鼠形成脂肪肝,补硒能减轻脂肪肝症状。2002年《中国职业医学》报道,给大鼠饲喂酒精3个月,肝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升高,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补硒可逆转这种变化。

3、补硒可以预防动物肝癌。

1987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报道,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为65%,补硒降到24%;1988年《中国医学科学}翔境报》报道,黄曲霉素诱发鸭肝癌前病变为26%,补硒降到6%;1997《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报道,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3ppm硒饲料使肝癌结节面积显著缩小。

(三)硒与人体肝病的临床研究

1、大量研究证实: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病情越严重,血硒水平越低。

1994年《铁道医学》报道,肝硬化与肝癌病人血硒低于健康人;1995年《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报道,人体血硒含量排列依次为:肝癌 < 肝硬化< 重型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无病症肝炎病毒携带者<健康人;1995年《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报道,乙肝病人血硒低于健康人;1999年要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无论有无肝炎。血硒均低于健康人,由乙肝转为肝癌后血硒进一步下降;2002年《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报道,人体血硒排列依次为;肝硬化<肝炎<肝功能减退,认为肝损伤重的硒缺乏更明显。

2、适量补硒改善肝病患者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1992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报道,肝炎病毒携带者补硒4年无肝癌发生,没补硒肝癌发生率为1573/10万人;肝癌高发家庭一等亲属补硒2年肝癌发生率为219/10万,没补硒为553/10万人;1993年《癌症》报道,启东2.1万人补硒6年,肝癌发生率为54%降至33%,2.8万人没补硒作为对照,肝癌发生率54%a升至64%,其间的肝炎高发阶段,补硒发病率为4.6%,没补硒地区的发病率为7%-14%;1996年《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报道,乙肝患者每日200微克硒,服用3个月,含硒酶上升,转氮酶下降;1999年《药理实践杂志》报道,乙肝患者每日100微克硒,服用1个月,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2000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报道,补硒对高危人群预防原发性肝癌的作用,2065例肝炎病毒携带者,分为补硒组1112例及对照组953例。补硒组每人每天服硒228微克,对照组服安慰剂,观察3年。补硒组血硒显著升高,相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随之升高,相反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补硒组3057.55/10万,对照组5981.11/10万,相差近一倍。这些研究说明在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中,尤其是低硒地区,补硒可以预防肝癌;2000年《黑龙江医学科学》报道,乙肝患者每日200微克硒,服用1个月,纳差、乏力、腹胀、肝区不适,转氨酶和胆红素恢复的更好;2003年《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报道,肝炎、肝肿大患者每日300微克硒,服用5-10天后,出现明显疗效;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报)》报道,慢性肝病患者每日200-300微克硒,服用3个月,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白介素一2和白介素一2受体显著上升,膜流动性增强,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减少,对免疫功能紊乱和抗氧化下降有改善作用;2003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报道,干扰素与硒(每日100微克,服用6个月)合并治疗乙肝,转氨酶恢复,转阴和完全应答均优于单用干扰素和单用硒。干扰素诱导NF-kB,使干扰素治疗病毒疗效下降,硒抑制NF-kB,因而提高干扰素的疗效。

二、肝是一个硒库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不仅承担着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解毒的功能,还承担着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合成、储存、代谢和分泌胆汁的功能。肝还与血液和血液循环密切相关,许多生物化学过程和药物代谢活动都在肝脏中完成。肝脏在复杂的解毒和代谢合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这些体内有毒物质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对肝脏细胞器和细胞膜产生破坏作用,造成肝脏的损伤。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硒库,人体内肝脏中的硒浓度是显著高于其它组织器官,因为肝脏自身多方位的代谢活动需要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保护。同时当人体的硒摄入量入不敷出时,首先动用的就是肝脏的硒,表现出肝的硒含量最先迅速降低。例如用含硒量低的饲料喂养的大鼠4周后肝脏的硒水平从0.7微克/克降到0.1微克/克。如果这个硒库里的硒缺少了,肝脏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就受到抑制,肝脏就会失去应有的生理功能,而造成体内的“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和其他毒素的大量堆积,使机体新陈代谢发生障碍,内环境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三、硒对肝脏的保护机理

硒通过发挥四大功能,保护肝脏。

1、增强免疫功能,防止肝病反复

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这就直接造成了机体识别以及抑制病毒能力的下降,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体内的病毒难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硒是强效免疫调节剂,可作为免疫系统的非特异刺激因素,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肝脏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助于防止肝病病情的反复发作。硒可从增强免疫防御、抗氧化防御和阻断病毒突变三条防线上抵抗肝病病毒。另外,硒还可通过提高免疫功能来改善肝病患者的多种体表症状,如甲、乙型肝炎患者补硒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大改善食欲不振、明显乏力,面容灰暗等症状。

2、提高抗氧化能力,预防肝纤维化

引起肝纤维化的主要是病毒性肝炎(以慢性乙肝和丙肝为主要病因)、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淤血等。肝病患者体内普遍缺硒,而硒的缺乏,一方面会造成免疫功能降低,一方面还会引起机体内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而使有害物质“自由基”的清除受到障碍,过多的自由基会造成肝脏损伤,从而会引起肝病病情的恶化导致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几乎是肝病向肝硬化、肝癌转化的必经之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对防止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硒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完成抗氧化作用,保护肝细胞的结构完整,清除自由基,加快脂质过氧化物的分解,保护肝脏,促进肝功能恢复,防止肝纤维化的出现。

3、解毒除害,保护肝脏  

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

肝脏分解由肠道吸收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的有毒物质,然后以无害物质的形式分泌到胆汁或血液继而排出体外。肝脏对来自体内和体外的许多非营养性物质如各种药物、毒物以及体内某些代谢产物,具有生物转化作用,通过新陈代谢将它们彻底分解或以原形排出体外,这种作用也被称作解毒功能。

汞、镉、铅、砷等生物毒性比较显著的物质非常难以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成百倍的富集,最后进入人体,直接沉入肝脏。重金属在人体内能与蛋白质、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累,造成慢性中毒。

硒具有良好的解毒功能,能拮抗多种有毒重金属物质和一些有害化合物,从而减少环境中有毒物质对肝脏的伤害。

4、与药物协同、效果事半功倍

在肝病治疗中会用到一些药物,特别是抗肝癌的药物,明知其有毒副作用,却又不得不用,如何增强药物效果,缩短病程呢?大量研究表明:当硒与药物联合使用时,会出现良好的协同或相加效应,从而有利于改善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护肝药物治疗效果,较快减轻肝炎症状,并能够阻断肝炎向肝癌发展。硒与抗癌药联用对减少因化疗而引起的脱发、呕吐、白细胞减少等毒副反应也有重要的帮助。

 


返回列錶
科學硏究
解鎖自然與社會的奧祕
標準製定
促進産業協衕與質量提昇
可持續發展
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Copyright ©2023-2024 國際富硒産業硏究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